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李化熙出班直接挑明了要和一锅端的新政过不去,他话刚说完,几个俭都御史马上出班附和,而上面的崇祯皇帝则面无表情,来吧,朕等着呢,用神兵的说法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紧接着刑部吏部礼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等等,几十个官员都相继出班,要求惩办张煌言,说他祸国殃民,颠覆祖制。

崇祯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冷冷看了看这群卫道士,然后轻轻问道“张卿,你可有话说?”

一脸黑线的张煌言见皇帝要他开口,知道自己背黑锅的时刻来了,当下毫不犹豫出班奏到“皇上,臣所上条呈,乃是在神兵卫两年,对照我朝诸项制度不合理处,逐一参详所上,臣与神兵卫财政处郭英尝谈起,去岁神兵周至天津两地财政收入约万万元,而我大明全国去岁收入才两千五百万元,且江南自增加官员俸禄以来,几乎已入不敷出,其中去岁江南商税收入才四万元,而去岁天津府一地商税收入就达八十余万元,何也?难道整个江南商户还不如天津一地?”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江南历朝历代都是财税重地,但自去年北方各地施行新法以来,完全颠倒了,比北方少太多,可见旧法弊病实多,乃至朝廷歉收,唯富了地主富商尔”

“不对,江南所以财税不如往年,乃是近年天灾所致,去年还要朝廷拨款救灾,并非制度所致,难道张大人忘了?”一位御史打断张煌言,认为并非旧法制约,而是天灾难以预料,此话立即引来几位官员赞同。

张煌言不慌不忙,回头对这位御史道“江南天灾,有目共睹,然与我大明北方十数年干旱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尔,流民遍地,贼寇出没,大家都没忘吧?可推行新法仅仅一年多,甚至好多地方还未深入,即为国家带来如此多财税,可见旧制确有很大缺陷,导致朝廷税收大量流失,故应减免农税而增加商税”

“那不还是与民争利尔?”翰林院编修赵士春争辩道

“请问天下是农户多还是富商多?”张煌言问赵士春

“自然是农户多而富商少”赵士春是读书人,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然也,天下以农为本,九成多丁口都是务农为生,且大多贫困,富商虽亦民,但只占一成不到,我朝一直增加贫苦农户赋税,而未对有钱的富商征税,导致有钱人更有钱,穷苦农户更穷苦,敢问,合理否?”张煌言不紧不慢,说得很有条理。

赵士春和一批官员这两年都已经搞清了皇帝以前的征收富人钱财,用之于贫苦百姓的道理,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不敢反驳,也并未再引起多少争执,算是默认可行了。但所有人知道,北方各地已经在慢慢推行商税制度,现在关键的是南方,基本推不动,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那边富商云集,反对力量很强大,不是说改就会改的。

“军制才是重点,一旦实行,全国如此多总兵,包括关宁军,恐怕会有第二个朱纯臣啊,还请皇上及各位阁老万不可操之过急”刑部尚书老成持重,说的话的确中肯,内阁担心的也是这个。

张煌言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尚书大人说得对,由于多年剿寇,建奴入寇,全国总兵数量猛增,兵员也从原来的三十余万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五十多万,朝廷每年大半收入都要维持军饷,往往入不敷出,还要另外加增税赋,诸位都记忆犹新吧,现北方流贼被灭,新军已成,再维持庞大军饷开支,已无必要,不如裁撤兵员,与民休养生息,为国家节省下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的钱来”

周延儒作为首辅他是清楚的,没钱啥事也干不好,各个衙门都要钱,要不是户部这两年多了几笔意外之财,说不定现在就揭不开锅了,所以他也点头“内阁对军饷靡费过多也是殚精竭虑,然西北虽平,辽东未定,此时裁撤,只怕重蹈京营覆辙”

洪承畴在旁也是附和,虽说皇帝已经打过招呼,但他们都清楚,这些政策下去,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所以他不敢违心赞成。

“臣请诛张煌言,祸国殃民,包藏祸心,满身铜臭,欲置皇上与不仁不义之地,将列祖列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制度全然推翻,自绝于天下”一位官员已经忍无可忍,见内阁几个阁老也是有所反对,毅然站出来指责张煌言。

崇祯定睛一看,是户部侍郎王正志,东林党干将,原户部尚书李待问辞职,本来该由他来接任户部尚书,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名不见经传的张煌言给抢了,现在见新任尚书犯了众怒,以为机会来了,赶紧跳出来落井下石。

他这一叫,张煌言直接跪下了,“皇上,臣一心为国为民,还请皇上圣裁!”他这意思是,我顶不住了,东林党又开启骂街模式,百官帽子越扣越大,皇上现在得你出来顶一下了。

崇祯看了跪下的张煌言,又看了看诸多官员,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步下台阶,来到张煌言身边,亲手搀扶起了张煌言“张卿请起,朕知你忠心,勿忧!”然后回过头来环顾着气势汹汹的百官,“皇庄天津周至,你们都去过,可看出与我大明有何不同?”

崇祯一个个看过去,点着吏部尚书庄钦邻道“卿来说说,有何不同?”

庄钦邻只得硬着头皮出来“皇庄天津臣都去过,其大兴土木,规划整齐,高楼大厦,街道宽阔,商贸繁荣,车水马龙且秩序井然,别有一番风味”

“朕不是问你这些,是问你,他们和我大明有何不同?”这些表面的东西,谁都看得到,需要你来再说一遍吗,明显在避重就轻。

吏部尚书庄钦邻见躲不过,只得实话实说“臣见其官与民殊为平等,民不怕官,官亦不扰民,相处甚为融洽,街上衙役众多,比我大明多十倍有余,然不强取豪夺,只是维持秩序,做工务农者无需担心,一力埋头即可,商户按例上税,生意兴隆,士兵皆在兵营,未见私自外出者,另学堂诊所养老院托儿所遍布,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街上无乞丐,无地痞,比我大明祥和,工场庞大,机械巧夺天工,农田高产,比我大明产出更多”说完,庄钦邻朝皇帝一恭,算是回答了皇帝的问题。

“庄卿所言皆是事实,然还是只及其表,未及其里”崇祯顿了顿,看着一群大明官僚,高声道“还是朕来说吧,神兵无军户,农户,商户,匠户之分,男女平等,官民平等,且民不怕官,为何?民交了应交赋税以后再无其他摊派,皇庄佃户地租仅为二十取一,商户十取一,皆能足额上交,包括神兵自己所开店铺,亦无偷税漏税者,士绅一体纳税,是否?”见大家低头不语,证明自己说对了,接着崇祯继续说下去“你们可曾见神兵卫从管委会阁老到普通平民,哪个手里有一亩地否?”

百官闻言头低的更低了,确实,神兵卫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地主,和大明官员名下动辄几千上万亩地有天渊之别。

“其田亩尽归管委会所有,无一私田,便无有地主转手出租,而我大明,全国土地有七八成归勋贵士绅所有,出租给佃户,每亩要收五六成租子,再加官府税银摊派每亩二三两,佃户丰年尚且难以温饱,荒年更是雪上加霜,故几十年来,流民不断,盗贼横行,屡剿屡起,是否此缘故?”崇祯冷冷看着这群尸位素餐,只想着维护自家利益的蛀虫,根本不给他们丝毫颜面。“你们何人名下没有几百几千亩?不错,太祖当年是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语,然尔等俱只想着共享天下,从未有共保共扶天下之想,一个个唯恐拿得少,只想占国家便宜,让尔等捐输,比死了爹娘还难看,如今朕不要尔等捐输了,定下规制,只取尔等名下商铺十之一,休跟朕说,你们只能跟大明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

“难道皇上要学那商贾,言利而不学圣人吗?”一个御史不惜犯颜直谏,皇上你不走正道,反而要学满身铜臭的市侩?这个坚决要反对。

“哦,卿是认为朕满身铜臭?”崇祯眼睛直盯着那个御史,“臣不敢,然君子不言利~~”御史不卑不亢,圣贤书读得滚瓜烂熟,自然不怕皇帝诘问,御史本来就是言官,匡扶朝廷过失,责无旁贷。

“朕自登基以来可有过奢靡之风?可有过桀纣之实?”

“这倒是没有,皇上为国操劳节衣缩食,臣等有目共睹”周延儒赶紧提醒御史,我们这位皇帝的确是位勤政爱民的皇帝,私德无亏,你千万不要得寸进尺瞎讲乱讲啊。

哪知道御史只当没听见,继续直谏“皇上应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该觊觎富商之利~~”


页面连接:http://www.vlessphotostudio.com/book_0_vj1hz/11dzikva.html

吉林小说网 7766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叔叔小说狒狒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