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火焰熊熊燃烧,在这位将军的脸上印出火光,忽明忽暗。

汪明也只能祈祷着,如果真的爆发瘟疫,那也是夷人先感染。

不过若是自己等人实在不幸染病,能有这么些夷人陪葬,也不怎么亏吧。

至少在局面不利的当下,汪明认为还是比较划算的。

只是没有想到原本以为脱离了曹国主力军之后,幸运的得到了侯爵大人的欣赏,却没想只是刚刚准备起步,就要面临如此困劲,也不知道最后到是能否幸免于难。

不过无论是何平还是云澜,对汪明都有知遇之恩,他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尽全力做好自己这边的事情了吧。

手下部队的伤亡率很大,不容乐观的情况让汪明很是怀疑到底能否再坚持个两三天。

而部队死亡的人数虽然很多,但由于城外都是夷人的兵力,自己手下部队的人到是没有出现逃亡怯战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他手下的将士个个都悍不畏死,想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主要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即便跑出门,在野外遭遇到夷人,依然没有活路可言。

那些野蛮人可不会管你是什么身份。

无论是平民,又或是军士,都是照杀不误。

这些人狠起来可是连自己人都杀的。

区分野蛮人与中原的重要原因就是双方文化意识形态上面的不同,同为中原国家,虽然讲究功法谋略,但大体上还是会遵守相关的礼仪制度。

例如割让城池,双方交战尽量避开寻常民众等。

至于全城百姓团结起来死守城池这类情况,自然就不能把这些守城的民壮划归为寻常民众一类,此类特殊情况并不在其中。

说到底中原国家之争,多是争的一个正统的名分,利益重要,但明面上的大义也很重要,例如曹国伐宋,用的理由就是“宋国百年征战而劳民伤财。”

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宋国的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我曹国打你,那是为了让你治下的百姓生活的好一点。

至于割地赔款,那也只是让你长长记性,切记以后不要再犯。

虽然听起来很可耻,又当又立,但好歹也是一个说辞,在国家之间的征伐事情上很有用。

同为王朝的大唐与大隋也是夷人出身,不过他们是因为抛弃了原本的夷人身份,吸纳中原的文化与制度才做大。

既然有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懂礼知礼,自然也不算是野蛮人一类了。

尽管依然会被自觉得血统高贵的中原人鄙视,但总算不是在鄙视链的最底端。

所以说不把夷人成为人是有道理的。

至于从生物学上解说夷人是否可以称之为人,这种较为高端的学说还没有出现,也没有人对追根溯源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反正只要明白这些夷人并不是人类同胞就够了。

所以无轮是东石城的贵族军民,还是汪明手下的士兵,对夷人那是一点认同感都没有。

对夷人身份感觉到无所谓的,也就是那些在夷人部落强大兵峰威胁之下的奴隶了。

有相当一部分奴隶对生活无望,夷人哪怕入侵,他们也依旧是奴隶,同样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具体的好坏也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了。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奴隶主是把奴隶当做自己财产的,一般也都会珍惜对待。

先诤在接到何平的命令以后,并没有直接率领部队就立刻出发,他手下的兵力虽然高达六千,但能拉出来打仗的总体数量也不超过一半,战力更是远远不及汪明部队。

他多花了半天整理队形,以及重新对军队编制做出一些改动,才勉强让这支部队形成一些战斗力。

四千的训练兵是没有基层军官的,他们以五十人的小队作为一个基数,统一进行训练,本来就是作为补充兵员的存在,原本都是要打散了补充进一线部队的。

现在接到临时的命令,才行动起来,光是这四千人,战斗力真的很难保证。

不过在有两千正兵作为骨干的前提下,倒不至于面对敌人的时候就一哄而散。

三三制是扩充部队的最优解,以老带新超过这个数字,那军队就完全只能靠着人数上面的优势去恐吓敌人了,上千精锐一个冲锋就能够将这种类型的部队冲散。

尽管原来的两千正兵也算不上老兵,但他们的训练时间总归要比新入伍的军士多一点,大敌当前,也就只能这样硬着头皮上了。

西风小径的战局还是比较重要的,只要需要将敌人阻击在那边,否则即便云澜率领主力全歼了一方敌人,但老家要是被偷了,就完全是进退两难局面。

何平此次进入东石城的战略目的已经很清楚。

首先就是击退包括雪鹰部落在内会造成本地局势不安稳的势力,何平才刚刚来到这里,安稳发育平远城的势力根基才是重中之重,其余的重要性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然而东石城的地域特殊性实在是太过于重要,要是这座城市掌握在敌对势力的手中,那乘早还是打消了迁徙民众的打算。

在完成第一目标的前提下,要是能将这座城市正式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在何平缺少基本盘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极限,就是让将来统治东石城的势力向何平效忠。

皇权不下乡,何平也没有将领地内的每一寸土地都真正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之内,这种做法对财政开支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况且何平手中也没有合适的力量,只能够借助地方的势力。

那松山城来说,换一个何平手下的人来做城市的政务官,大概率是比不过城市专门的政务官的,况且何平手中不是职业士兵,就是刚成为新兵的土匪,有没有能力管理好一座城市还很难说。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包税制就挺好的。

有何平本人在,侯爵府的直系军队只会越来越强,相对而言地方势力对何平的忌惮程度也会大大提高,要是城市的包税集团并不能满足何平的利益。

做法也相当简单,那就再换一个好了,反正想要上位的人,在后面排着一堆,永远都不会缺乏。

先诤花了半天时间将原本的军队编制再次打散,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到了下午,部队便开始正式出发。

行军的速度并不快,先诤也是正规军出身,深知队形阵列对军纪的重要性,所谓队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贯彻士兵令行禁止的习惯,让士兵听从长官的指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间紧急,他也只能选择一边走,一边加深士兵们对军队的认同感,不求他们杀敌有多英勇,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别一看到夷人往后跑就行了。

五天之后,先诤终于抵达了西风小径。

残垣,断壁。

一座破碎的山堡坐落在山边,山堡周围明显有被明火灼烧过的痕迹,周围的尸体密密麻麻,一见到这些尸体,先诤的哨兵反应就很激烈:“快通知队伍停止前进,小心爆发了瘟疫。”

疫病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特别是对于交战的双方来说,这等不分敌我的武器,谁也不想遇到。

所以战后都有相互打扫战场的习惯,这已经约定成俗了。

当然有这个规矩的,只是中原人,雪鹰部落的那些勇士们,是不会这样做的。

他们崇尚自然,人要是死了,要么尸体吊在林间喂了豺狼虎豹,要么就丢下溪流养肥了水中的游鱼。

其实这等尘归尘土归土的思想确实是有一定境界在其中,但可惜的是,这些野蛮人所理解的,和这种思想境界的最高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至少在他们认知中。

阵亡在战场上是光荣的表现,至于尸体,除了身上有值钱的东西之外,是不会刻意去收敛的。

先诤哨兵抵达这里的时候,入眼,便是满地的尸体。

有敌军的,也有友军的。

总体来说应该是敌军的尸体多一点。

这很好辨认,双方的衣物穿着习惯都大不相同,如果仔细观察,夷人在生理构造上,与中原人也略有区别。

这些夷人大多都是双腿矮短,跨之间的间隔很大,虽生长于山林之中,却很少有长得人高马大的部落民,平均身高不过一米六。


页面连接:http://www.vlessphotostudio.com/book_0_j1dz1/vi1kvijd.html

吉林小说网 7766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笔趣小说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