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王继英从宫中出来,匆匆忙忙地回到家中。他知道家里人都焦急地等他回去,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问他,该如何告诉他们呢?

路上,他不停地想这个问题,走到家门口,他还没有想好,走到家门口犹豫了一下。

管家老钱见了,从屋里出来,笑脸相迎,说:“大人,您回来了?站在外面干什么,大冷天的,快进屋。”

老钱一边说一边向屋里喊:“老太太,大人回来了。”说着伸手来搀王继英。

王继英笑了笑,没用他搀扶,走进屋里。

老钱是个五十多岁的人,长着满脸的花白胡子,偏瘦,精干,眼睛很明亮,目光却闪烁不定,带着几分狡黠。他来王家已经十几年了,很会安排营生,老太太十分喜欢,王继英却有些不随意,只是碍着老太太的面,对老钱颇为客气。老钱见王继英走进屋内,便跟着进去了,边走边说:“大人,您走的这十几天,老太太可想您了。”

王继英说:“是吗?”

“可不是,她都哭了好几次呢,我看了心里也很难受,那么大的年纪了,怎么受得了?”

“都是我不好,让她老人家伤心了。”

“老太太就是担心大人,听说大人在那边——吃了不少苦。”

“唔。”

“大人这次一定是立了大功了,皇上一定会重重奖赏大人的。”

“唔。”

“大人,您立了大功,我们做下人的也跟着沾光,这一支蜡烛满屋亮,我们都为大人高兴呢。”

说着,王继英穿过了院子,院子里的雪已经清扫干净。老钱的老婆站在院子里的一棵桂树下,用竹篙敲打树上的积雪,见王继英走来,连忙扔下竹篙,过来给王继英行礼。

王继英说:“周大嫂,你来了?”

周大嫂正欲开口说话,老钱说:“我们一直在这儿,就是前两天,她娘病了,回去服侍了两天。”

周大嫂说:“是啊。”

王继英说:“得了什么病?”

老钱说:“伤寒。”

王继英说:“哟,这可是不得了的病,不大好治。”

老钱说:“可不是,我们在城里找了最好的大夫。”

王继英问:“好些了吗?”

周大嫂说:“好些了,好些了。”

周大嫂看起来还不到四十岁,丰满,憨厚,人还是很勤快的,很会照顾人。说是山西逃荒过来,流落街头,遇见了老钱,正巧老钱死了老婆,就娶回家来,一家人都来到王继英家中。王继英见都住在府上也不是一个事,王家也养不活这么多人,他们一来住的屋子都满了。下人们都有了怨言,每天都有来告状的,王继英不胜其烦,便想打发他们走,可一时想不出好办法。最后,还是陈湘萍想到一个主意,王家城南有一块地,因为闹水灾,多年来,一直荒芜着,无人耕种。陈湘萍就说把那块地交给周大嫂娘家人去种,自种自收,什么也不要他们的。周家自然欢喜无限,前去收拾了一番,加固了田埂,拓宽了沟渠,竟成了良田,收获的麦子,豆菽不仅吃不完还拿到集市上售卖,几年下来,周家竟在这里扎下根,还小赚了一笔,开年的时候,周家来拜谢王继英,还和老太太谈起想把那块地买下来。不知后来为什么没有谈成。

王继英进入中厅,老钱和周大嫂一同也进入厅内。

老钱瞟了一眼周大嫂,说:“你进来干什么?没看见大人回来,肚子一定饿了,还不快点做饭去?”

王继英朝周大嫂笑了笑,说:“你还别说,不说不觉得饿,一说还真的饿了,钱大哥,你也别跟着我了,我有点累了。”

老钱笑着说:“那大人先休息,我去收拾院子。”

王继英说:“去吧。”

老钱便和周大嫂一起转身出去了。

王继英走进后堂,夫人已经迎了出来,说:“回来了?娘在屋里等你呢。”

王继英连忙走进屋内,走到老太太面前,说:“娘,我回来了。”

老太太有些不高兴,说:“你昨天去哪儿了?十几天不回来,一回来,打个照面就走,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娘?”

王继英说:“娘,儿子是国家的人,国家现在有难,儿子着急呀。”

老太太说:“娘知道你有忠心,但是,你也要有点孝心呀,你一走就是十几天,围在高阳关内,生死不知,一回来就跑到皇帝哪儿去,你不知道娘有多担心。”

王继英连忙说:“娘,是孩儿不孝,让你担心了。”

老太太说:“还有,湘萍和孩子们怎么样了?他们在哪里?你总要跟娘说一声,让娘心里有个数呀。

王继英说:“娘,我不是把燕云留下来了吗?他没告诉你?”

老太太说:“说了,说去说来就是他们很好,让我不担心。”

王继英说:“燕云说的对,他们是很好,没有骗你。燕云,他到哪里去了?”

老太太说:“睡去了,我看他是躲着我,怕我问他。”

王继英说:“娘,你别担心,湘萍和孩子们,现在都还在瀛州。”

老太太说:“他们为什么不和你一起回来?”

王继英说:“他们——行动不方便。”

“行动不方便?”老太太惊诧地看着王继英。

王继英连忙说:“主要是路上不方便,怕遇到了契丹人。”

老太太的心松动了一下,说:“他们没怎么样吧?”

王继英说:“没事,都很好。”

“真的?”

“真的。”

王夫人插了一句,说:“他们见到继忠吗?”

王继英愣了一下,老太太紧紧盯着他,他摇了摇头。

老太太问:“继忠不在那里?”

王继英又摇了摇头。

“在那里,在那里,为什么见不到?”

王继英不知如何向老太太解释,他怕老太太担心,只好说:“继忠给我们写了信。”

“那他为什么不见你们?”

“不知道,可能是太忙了吧。”

“胡说,哪里有那么忙的?一定是那边的人不让他出来,”老太太说着,眼圈红了,哭起来,说,“我可怜的儿呀。”

老太太哭得很伤心,王继英急得不知如何才好,只好说:“娘,你别担心继忠了,继忠在那边过得很好,契丹的皇上,皇太后都很器重他。”

老太太说:“你怎么知道?”

王继英说:“继忠不是写了信吗,他在信里说的。”

老太太说:“我不相信,那么好,怎么不来见你们,湘萍等得他好苦啊。”

王继英说:‘娘,主要是两边还在打仗,见面不方便。’

老太太不言语了,不停地抹眼泪。最后,叹道:“要是继忠能回来就好了。”

王继英说:“娘,你放心,继忠会回来的。”

老太太说:“你怎么知道?”

王继英说:“娘,你可知道我昨天干什么去了?”

老太太问:“干什么去了?”

王继英说:“我去见皇上,请他发兵救继忠回来。”

老太太喜道:“真的?”

王继英说:“真的,不然,我怎么那么急着去见皇上?”

老太太忙问:“皇上答应没有?”

“答应了。”

老太太连忙合掌,祷告道:“菩萨保佑我儿平安回来。”

老太太祷告罢,对王继英说:“继英,你要把皇上催紧点,早点把继忠接回来。”

王继英说:“娘,你放心,我会催皇上早点出兵的。”

可是,第二天早朝,赵恒又犹豫了,他借口四处兵马一时难以集结,亲征事关重大,还是先准备妥当了才能实行。

王继英说:“皇上,亲征之事拖延不得,军情如火呀。”

赵恒说可以先派遣一个钦差,代替他先到前线,晓谕前方将士,自己准备好了再亲自前去。

大臣们都知道这是赵恒在拖延,但都不好明说,只是劝皇上早日拿定主意,以免耽误了大事。

王继英说:“皇上,钦差哪里能和皇上相提并论,只有皇上亲征才能鼓舞士气,团聚民心呀。”

赵恒说:“王卿家,你不要这么性急嘛,朕知道你想早点救回你弟弟,但朕还要准备好了再出发呀,再说,朕已经准备派人替朕先去按视军事,朕随后就出发。”

王继英不能再说什么。赵恒便问:“谁可先去河北?”

半晌没有人答应,王继英正欲请缨,陈尧叟说:“臣去。”

赵恒看了看陈尧叟,说:“好,陈卿家做事干练,为人和气,有你替朕巡视河北,朕放心了。”

众人都知道陈尧叟这是在赌气,想与王钦若争夺皇上迁都,他知道皇上已有迁都的打算,而且心里更中意建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皇上近来只关心前方战事,看奏折也只看战报,因此,王钦若的奏折每每先送给皇上过目。陈尧叟知道王钦若的奏折里说了些什么,所以关于迁都的事,王钦若明显地影响皇上更深,而自己虽在皇上身边,却说不上话,而且,一说话就遭到群臣的反对,因而,不敢向皇上大胆地明说,还不如王钦若在外面多上几分奏折。既然在朝堂上不能明说,何不想王钦若那样,在奏折里说呢?再说,同是想让皇上迁都的人,为什么王钦若可以去河北,自己却不能,这不是让人笑话自己比王钦若胆小,贪生怕死吗?

陈尧叟说什么也要争回这个面子,不能让王钦若占了上风。

回到家中,还没等陈尧叟坐下,陈尧咨便问:“哥,你为什么要去河北?”

陈尧叟说:“尧咨,哥这也是不得已呀。”


页面连接:http://www.vlessphotostudio.com/book_0_a1ij9/11h1a1i9.html

吉林小说网 7766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闪爵小说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