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北宋年间,柳三变名扬天下,人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后苏东坡的词作更是上至高官显贵,下至商贾平民,无不吟诵。/p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词便于传唱,由上而下,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另一方面也在于时代的变化。/p

事实上这种变化贯穿了整条历史长河,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戏。/p

而在唐朝,一首诗想名声大噪,一般来说只有两个渠道,其一是得显贵力荐,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p

白居易初至长安,顾况拿起名气开玩笑,长安居,大不易。/p

之后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由此而叹,“居即易矣。”/p

白居易就是如此名声鹊起。/p

说到底,这套路……和李善为玉壶春打广告基本一回事。/p

而第二种渠道就是位于平康坊的教坊司……至少在长安,李善没发现平康坊之外还有青楼。/p

事实上,唐朝的教坊司,还真和后世不同,基本上是卖艺不卖身,人家玩的是艺术。/p

如果一首诗能在平康坊名声大噪,那必然能在长安,乃至关中名声大噪。/p

这也是李善主动提出来平康坊的原因……退缩只会让人怀疑,肆意才能使人忌惮。/p

但李善也没想到这么巧……哎,也是,青楼的老鸨,眼睛能不毒吗?记性能不好吗?/p

更巧的是,当李善顶着无数道狐疑、羡慕、古怪的视线走进去的时候,不大的厅内只有两位青年斜卧侧听,帘幕后乐声响起,有女扬声唱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p

罢了罢了,自己当年装的比,那就得装到底,自己当年挖的坑……那也得跳啊。/p

但还没等李善开口,斜卧在榻上的一个青年猛地坐起,笑着招呼道:“德谋兄,子构兄……”/p

显然是世家子弟,两个青年和众人寒暄,相互见礼。/p

王仁表低声介绍:“河东柳氏子弟,柳奭柳子邵,另一位是其族叔柳亨柳嘉礼,前者二姐为王仁佑之妻。”/p

李善目光闪烁,玉壶春封门一事持续至今,虽然根源在于太子家令韦庆嗣,但最先递去帖子的却是王仁佑。/p

这时候,李楷正介绍到李善,笑道:“这位与两位应是初识,但想必久闻其名……”/p

话还没说完,柳奭仔细打量着李善,“李白?”/p

肯定是当年也在场的……李善嘴角动了动,难道你每天都待在平康坊?/p

小小年纪,不怕精尽人亡?/p

更何况,老鸨记性那么好就算了,你为什么记性也那么好?/p

“什么李白?”李义琰有些莫名其妙。/p

“李太白啊!”柳奭回头看了眼,“三叔,那日你也在呢。”/p

柳亨微微颔首,“三年前,君于此地一挥而就,名扬长安,坊间传唱不休,”/p…

卢承基眼睛一亮,“嘉礼兄说的是适才那首?”/p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亨笑道:“三年来,足下再未现身……”/p

李善尴尬的看着李楷、李昭德、王仁表、房玄龄等人投来的幽怨眼神,“此事……此事……”/p

房遗直摇头道:“记得去年,怀仁便言,不善诗赋。”/p

“非也非也。”李楷面无表情的说:“怀仁乃言,略懂略懂。”/p

周围响起一片低低的哄笑声,这个典故适才在承天门大街上已经是人尽皆知。/p

王仁表忍笑对柳亨道:“此为李善李怀仁,进士科榜首,今日为其贺。”/p

“李怀仁?”/p

“李怀仁?!”/p

柳亨和柳奭异口同声,眼睛都瞪圆了。/p

王仁表突然想起,三年前听闻,王仁佑在平康坊被人抢了风头,当时柳家叔侄也在,不会就是李白……不,李善吧?/p

众多世家子弟听柳亨解释其中缘由,都不禁啼笑皆非,卢承基长叹道:“怀仁言某为识途老马,实是过谦了!”/p

“三年前便扬名平康坊,为何要假名虚托?”房遗直摇头道:“识途老马,当有新作,若不成,罚酒三杯!”/p

“不错,房兄此言甚是!”/p

众人坐定,李善苦笑道:“今日已有……”/p

“那不是旧诗吗?”一位青年笑道:“即可成诗,一挥而就……不然,来来来,拿酒盏来!”/p

李善摆手道:“若论捷才,何人能胜过思谊兄七叔……某吟诗非推敲不可。”/p

这位青年是杨思谊,弘农杨氏子弟,其祖为弘农杨氏观王房的始祖杨雄,其父为杨雄嫡长子杨恭仁,爵封观国公,任凉州总管,去岁击突厥有功。/p

杨思谊的七叔就是杨师道,圣人人日设宴,其顷刻之间立成数诗,被人赞有捷才。/p

李义琰皱眉问道:“怀仁,何为推敲?”/p

李善心里一个激灵,娘的好像这个典故还没问世,但他脸上神色不变,笑道:“此为岭南旧事,隐士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或为僧敲月下门。”/p

“或敲或推……”李义琰点头道:“意为斟酌不定。”/p

好不容易糊弄过去,李善看着端来的三杯酒,摇头道:“无此捷才,只有旧诗……”/p

“那便先饮罚酒,后吟来一听。”/p

李善端起酒盏正要喝,却听见一位中年人笑道:“可惜此地只有三勒浆,若有玉壶春,三杯入腹,只怕已醉。”/p

侧头看了眼,李善有点奇怪,这个人不认识……一旁的杜荷介绍道:“此为某三叔。”/p

你的三叔,那就是杜如晦的弟弟了,李善笑着打了个招呼,三杯酒下肚,“还请诸位出题,若有旧诗,当吟之,若无,只能待在下推敲。”/p

“适才咏柳,实则咏春。”柳奭眼珠子转了转,“如今又逢初春时节,不如以此为题,咏柳咏春。”/p

众人一静,柳亨侧头看了眼侄儿,咏柳咏春,这个题目说起来简单,咏柳大都咏春,但实际很有难度。/p

柳奭呃了声,也有点后悔,李善对河东柳氏是有恩情的。/p

王仁表正要开口打个圆场,李善却笑道:“倒是巧了。”/p

“武德四年秋,某北上入京兆,次年春,结识德谋兄、孝卿兄,昭德。”李善起身走到书案边,提起笔,扬声道:“记得一日入长安寻孝卿兄,却路遇小雨,见坊间柳枝宛然如烟,时有所感,只得两句残诗,直到月余前才得补齐。”/p

不多时,帘幕后响起低低的惊叹声,琵琶声响,突急突缓,两轮方歇,伴着羯鼓低响,尺八吹奏,低哑的女声吐声唱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p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p

喜欢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p。


页面连接:http://www.vlessphotostudio.com/book_0_9jdd/j9kji1k.html

吉林小说网 7766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飞翔小说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