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

第二天,瞿振渝和张廷枢告辞离开。瞿振渝继续赶往北平,处理关内迁建工厂的事,以及出面帮助秦川就收苏联人的马匹和坦克。按照秦川的估计,那个在冀南已经穷疯了的石友三,只要广州的汪精卫给他一点现银和一堆虚无的承诺,他就会随时扯旗造反的。

临走的时候,瞿振渝还告诉陈恩亮自己和苏联人做的交易,包括那批几个月后将在北满交割的坦克和军马等物资。这事让陈恩亮顿时两眼熠熠闪亮,仿佛发现了一块新大陆。连和两人告别时,都见他神不守舍地在思索着什么,老神在在的。

不愧是东北汉子,天一亮就被帐外出操声响弄醒的张廷枢酒也醒了,匆匆用过早餐,和陈恩亮作别,与瞿振渝一起下山了。临行前,他拉着陈恩亮的手,殷勤相邀,说是一回部队,就安排双方的对抗演习事宜,不停地嘱咐陈恩亮一定要尽快让两支队伍开展合练,现在他从心里佩服陈恩亮带兵的本事,再也不把双方的输赢看得很重了。

日本人可能要对东北动手的风声这时候已经不算是秘密了,一向对日本人没有好感的张廷枢也着急起来,他也很渴望在对日作战中有一番作为,不坠乃父威名。

在进入六月后的许多日子里,陈恩亮的部队除了和炮8旅进行合编,演练步炮协同战术外,就是和张廷枢的12旅开展了广泛多层次的对练,先是以连级规模为单位进行多地形、多天候、多种情况下的演练。在对抗中,找出各方的不足和短板,加以改进。然后再进行连以上规模的合成演习,反正就是以演代练,增强对抗性,让双方的士兵适应各种情况下的作战情形。

这一对练,就显示出了陈恩亮部队的比较优势了。经过三个多月的新式训练,他的手下已基本掌握了三三制、四快一慢、短促突击、大范围迂回穿插、大纵深防御这些轻步兵的战役战术手法。与炮兵的协同也在指挥、调度、运动、协同方面有了初步的制度和运用,俨然有了强军的风范。

和他对练的12旅部队,可就苦了,除了感觉对方的战术方法新奇意外,其他的都是一连串的被按在地上各种摩擦,都快被虐成狗了。张廷枢一张长脸一天比一天黑,都快变成苦瓜脸了。

旧中国的军队有着很多不好的传承,很多的旧军队的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坏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的近现代军队始自李鸿章创建的淮军,然后再到北洋军、再到这时的各路军阀部队,一支近似于文盲的、没有政治目标和使命感的军队,会有什么好的传统传续下来呢。到了这孙子辈的军阀部队,那真是恶习满营。

就拿最起码的射击技术来说,从淮军到军阀部队,大多都水平稀烂。个中原因,除了士兵不安心本业,做任何事都散漫随性,不认真训练,不爱护武器,不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外,就是军官们舍不得拿子弹来训练射击,或者这笔钱从上面就被贪污挪用了。往往消耗几十上百万发的炮弹子弹,双方只伤亡了千把人,射击成果低的吓人。

这一点上,除了勤于练兵的西北军好点,所以秦川对二十九军抱有很大的希望。东北军不排队尾,也是在平均线以下。以往觉得自己是精锐的张廷枢,这下觉得脸面个不下来了,只好跟着陈恩亮的部队学习,这也没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只有枪口下吊砖砖。全旅只有利用休息时间,加班苦练。

再说拼刺,陈恩亮是林帅粉丝,笃信刺刀见红的精神。为此他还把一首俄国的军歌重新翻译过来,让士兵传唱,其中的一句就是“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想通过这种残酷的冷兵器搏杀技的训练,培养官兵们的敢战精神。

12旅就不行了,刺刀拼杀是他们最不愿的战术选项,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愿意与对面打白刃战。从士兵们的父辈开始,生长在东北的官兵们都听过或看过日本人白刃战的冷酷和血腥,从心里面就有阴影。其实他们制式的“辽—13步枪”加刺刀,在长度上一点都不比日本人的三八枪短,长度上还有东北人身高臂长的优势,要拼刺刀,那是一点也不吃亏。

陈恩亮一来就看出来了,东北军不敢白刃战,除了自己心里发怵外,还有就是士兵之间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即或中国是提出班组士兵协同作战的首倡国家,戚家军也打出了十六世纪世纪最强步兵的名头,但一支文盲的军队,能继承下来多少。驻守沈阳的7旅旅长王以哲,听说在副官的公文包中还专门常备有戚继光的《纪效练兵新法》,以备他在上下班途中阅读。在陈恩亮看来,不过是个装门面的幌子,什么用都没有。

陈恩亮只好再把自己在部队中推行的三三制等一系列战术原则,用到12旅身上。从班组到连营团级,全面施行改革,把正确的协同分工方式和应变之策,教给他们。可惜时间太短,只是初步12旅中建立了一些雏形,但好歹也是比之前强得多了。

至于张廷枢心心念念的士兵指导员制度,倒是推行的出奇的好,出乎了陈恩亮的意料。原因就是12旅在与陈恩亮部队的对抗当中,被反复毒打,暴露了一大批军官治军不正和领军无能,他们在失败面前也失了不少的威信,没有面皮也没有胆子反对。

张廷枢在陈恩亮的辅助下,甄选出一大批出身士兵和底层军官的好苗子,把他们推上了各级指导员的高位,也为此擢升调换了一批军事主官。这些新官知道是旅长对自己的期望,报效之心浓烈,一上任就大力推行官兵平等、士兵权益,卖力地监督各级军官的目标任务执行。军事主管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也改了以往散漫无状、得过且过的毛病,专心操持正事起来。就这样,在士兵、指导员、军官三方的共同督促和制衡下,全旅的士气日渐高涨起来,上上下下都有了效死的决心。


页面连接:http://www.vlessphotostudio.com/book_0_1k9kv/idh9jkzj.html

吉林小说网 7766小说网 躺着看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点小说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